陈建军:建设新型景区 提升广西旅游内涵

日期:2011-11-05 浏览:589 来源:品牌中国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陈建军

  品牌中国网讯 11月6日,桂林临桂·2011国际湿地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桂林临桂县举行,来自广西自治区和桂林市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湿地保护专家学者、环保人士及品牌专家等约3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品牌中国网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陈建军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陈建军:

  多年来,广西旅游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正逐步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并在增加就业、扩大开放、脱贫致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带动作用。2010年广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2.95亿元,占全区GDP的10%,旅游从业人员52万人。成功开发了一批以自然山水、滨海休闲、边关览胜、民族风情、长寿养生等为主题特色,市场竞争力强、规模大、档次高的旅游产品。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加快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努力提升核心产品市场竞争力,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旅游市场消费需求。

  桂林作为广西旅游的龙头,要抢抓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为目标,不断推进景区、城市、乡村统筹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全面构建高品质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而临桂作为桂林城的西大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已成为建设桂林世界旅游城的核心区域,也是桂林推进“两改”的重要载体,旅游业发展基础好、潜力大。会仙岩溶湿地旅游资源独特、区域垄断特征突出,在切实保护的基础上推进科学有效的开发,必将成为桂林旅游又一品牌特色产品,填补桂林乃至广西旅游产品开发的又一空白,进而极大地提升桂林旅游内涵以及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是要正确认识保护与开发会仙湿地的意义和价值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保护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生态调解方面有着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会仙湿地是桂林山水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六江四库四湖一湿地” 漓江大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开发会仙湿地的价值体现在湿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

  会仙湿地位于全球典型意义的热带峰林地貌中心地带,属于低海拔、喀斯特湿地,其独特性在世界湿地结构中很少见。湿地内,1300多年前开凿的古桂柳运河贯穿其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其地质地貌和湿地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联合国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将在会仙湿地建设“会仙岩溶生态研究基地”,会仙湿地走进了国际学术研究界。

  会仙湿地原有120平方公里的区域,汇聚了“江南水乡、烟雾漓江、世外桃源、田园风光、鱼米之乡、运河神话”的景观特色精华,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留下赞誉:“桂柳陡河水长流,虎仔桥上看客舟;龙王庙内钟鼓响,如此风景消旅愁” 。会仙湿地面积之大,自然景观之多,文化底蕴之深厚,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会仙湿地现有区域面积虽然只剩12平方公里,物种也锐减了许多,但出产的鲜鱼仍可占据桂林市区市场的1/5。该湿地修复和保护起来后,水域面积扩大了,其物产和直接经济效益也将倍增。湿地面积增大了,其调节径流、蓄洪抗旱、防治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等功效也能更好发挥,真正体现“漓江之肾”功效,并形成漓江流域“北灵渠、南湿地”的呼应补给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