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安:汇源并购被否双方都没损失

日期:2009-03-23 浏览:252 作者:郑新安 来源:品牌中国网

    当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计划以二十四亿美元收购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时。一大堆的所谓专家就在哪瞎分析,说这下又少一个民族品牌了,要保卫中国民族品牌呀!整个人群做忧郁状,其实,这哪跟哪呀?不是还没收购吗?只是个意向,但就是这个还不能确定的消息,就使汇源股价当日复牌后股价飙升,收盘报10.94港元劲升1.64倍,成交24.8亿港元名列港股成交榜首。被人买是好消息,股标立涨。现在,这个消费被确实没有,交易被叫停,汇源股价大跌,也都是正常的反应。
 
    有道是,商务部叫停这个交易,与保护民族品牌没有什么关系,要是这样的话,外商对中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指责就是真的了。商务部还是从保护市场竞争环境来做这个决定的,而且决定也符号反垄断法的规定。这与之前,我们行业中的所谓品牌专家,一通瞎分析,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一帮人大谈民族情绪,大为民族品牌又被消灭感到腕惜,同时,又纷纷分析中国民族品牌为什么做不大?为什么屡遭成长之痛等等。于是,“专家们”从战略,从管理,从品牌方方面面分析,民族品牌,特别农民起家的品牌,为什么难以与国际品牌进行有效的竞争。分析来分析去,就是痛诉民族品牌不会管理品牌,管理上一言堂等等。现在看,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题外话。市场的并购,完全要靠市场说话,一味的说民族情绪也没有意义。倒是这一场并购消息的热议,传播出一个民营企业家经营企业的核心思想:“把企业当儿子养,当猪卖。”
 
    生儿子早都想到卖了,只是如何卖法的问题。这与长期的品牌经营和与可口可乐的做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此次,商务部否决的理由是,此项“集中(指并购)竞争产生不利影响。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此外,集中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本来就没想干长点,现在政府说不行,时移事变,对于可口可乐与汇原来说,都有了新想法,商务部这一定论,也让双方都有了一个台阶下。而朱新礼之前就讲过,没通过也很好,汇源还是要成长,只是再寻机会合作。人家老朱早有思想准备。汇源也不是有什么致命的问题,只是朱新礼想换个玩法。现在,朱新礼大不了再接着干罢了。
 
    现在看,这事做到这个程度,对汇源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反而提升不少汇源的认知度,或许,有极强民族认同感的消费者,更加热爱汇源这个品牌,这都是异外收获。
 
    朱新礼可以回到原来的战略布署。继续在山西右玉、吉林舒兰、山东乐陵、湖南怀化、安徽砀山等的个大型基地建设,这些基地的原料,自己用不了还给以卖给别人,并没有白干,这些都是核心资产。苦恼的是,朱新礼还要回到果汁品类竞争一线市场来,继续搞好汇源的品牌,去面对已经非常自己实力的竞争对手,这是朱新礼不愿看到的,但现在没有办法了,还得接着干。
 
    对于可口可乐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可口可乐公司日前就表示,未来三年在中国的投资将超过20亿美元,这笔投资还不包括计划投入汇源果汁的24亿美元。
 
    我相信,可口可乐有实力再打造一个超越汇源的果汁品牌,这是一个大趋势。而汇源还能走多远?能不能抗击如可口可乐同样竞争者的围攻,这就很难说了。

    这取决于朱新礼还能干多久?          

作者:

    郑新安:品牌营销管理专家、媒体运作专家。黑森林品牌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员。国际品牌联盟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品牌联盟专家。"改革开放30年策划标志人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教授。《商界评论》、《成功营销》、《新营销》、《中国商人》、新浪、网易、中国营销传播网、全球品牌网等近40家专业网站的专栏作家,发表专栏文字近500万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