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光荣与梦想 中国品牌风雨三十年实录

日期:2008-12-27 浏览:555 来源:品牌中国网

    2008年12月27日,由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政府与品牌联盟联合主办的“2008品牌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暨第七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在海南三亚召开。新浪财经、品牌中国网图文直播此次活动。以下为高峰对话:光荣与梦想 中国品牌风雨三十年文字实录。

    主持人刘东华:很高兴我来主持最后一场,大家也看到我们最后一场的嘉宾名单,不但是我们今天这个论坛,可能也是我们中国探讨品牌话题最强大的一个阵容,现在我们把几位嘉宾轻到台上来,首先让我们欢迎,品牌联盟主席知名的艾丰教授,我不一一介绍他们的头衔了,杨伟光中央电视台缔造者,步长集团缔造者青啤、爱国者缔造者,航美传媒郭曼,希望工程的缔造者徐永光,还有石岩。

    主持人:我的主持风格其实是最笨的,也是最老实的,刚才我们在外面简单的讨论了一下,我说这么多重量级的嘉宾,这么多发达的脑子,坐在这不能浪费了,我们得探讨一点真话题,因为今年的一年我们全国上下都在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但是回顾总结中国的品牌建设的这三十年的,而且是这样的阵容可能没有过,所以我刚才就说,我们各位嘉宾大家都熟悉也不一一介绍了,我们就用足这一个多小时,我想主要达到几个目的:一个看看我们这三十年中国品牌建设事业到底有哪些真正值得汲取的成功经验,就是下一步如何继承发扬光大,第二个话题大家知道我们这三十年不仅仅有光荣与梦想还有很多挫折甚至悲剧,就是不忍心看着悲剧,在品牌建设中,我们这些品牌建设中的教训哪些是需要汲取的,甚至中国品牌主要杀手是什么?第三,我们新的三十年中国品牌事业,我们往前走最应该注意的,让大家也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路,我们按照这样一个逻辑往下走,当然探讨过程中,我们观众席上哪位朋友也觉得特别有价值想法要跟大家分享,大家举手事宜。

    我们从第一个话题开始,艾老师开个头?

    艾丰:30年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我想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对名牌的认识这个方面,我觉得越来越清晰了,品牌是什么有很多定义,但我给它最终的认识,我认为品牌是一种社会事业,当然操作可能是企业操作,但是它最终是一种社会事业,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甚至延伸到政治领域的话语权,我讲一个很小的例子,原来我们有一个乐凯,乐凯卖12块钱一卷,美国有一个可达可达在中国卖18块钱一卷,在美国卖40块钱一卷,为什么在美国买40块钱一卷,到中国才卖18块钱一卷,因为中国有一个乐凯卖12块钱一卷,如果卖40块钱一卷就卖不动,这就是中国品牌作用,看起来企业赚钱一个方面,但是它给中国社会中国消费者带来多少福利我们难以算的清楚,不能认为品牌就是钱,品牌当然离不开钱,但是品牌是中国包括老百姓在内的话语权,有没有人格的权,如果我们政治上解放了,我们中国人用的都是外国品牌,外国人说那个东西多少钱,我们就得拿多少钱,我们站起来了吗?我认为没有站起来。

    所以,我这样定位无论企业家还是政府或者其他人都算在内,特别是企业家我认为打造品牌即是为企业星光之道也是为我们国家做重要贡献之道,我觉得我们中国有一个大品牌,虽然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都有一句话叫产业报国,他们做品牌是为了报国从海尔到长城你数吧,我认为没有这种思想坐在一块做不下去了,有这种思想人会一直做下去,遇到多大困难不会半途而废,因为它的目的不是为了一个企业的赚钱,而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我说可口可乐收购会员我说有三个标准,一个标准是合法,你收购合法不合法,二合不合理,三还有一个标准就是社会标准,合适吗?你卖的价钱再高,最后对我们国家产业发展不合适,我们老百姓也有发言权,当然产权归属是你个人或者你那个企业的,但是那个品牌是社会的,我们这个社会所有中国人对这个品牌都有发言权,因为它是社会的,所以我想就讲这样一点,品牌名牌是伟大的社会事业,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个动力来做,我们品牌才能够持续。

    主持人:艾老师其实一开始讲的是品牌的价值,然后又讲品牌的动力,其实我觉得归结于咱们第一个话题的主题,艾老师实际上讲的是你有足够大的使命感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大的品牌,包括艾老师说产业报国,产业报国是不可能有那么多艰难困苦的动力,杨老师说中央电视台跟具体的人联系跟谁联系呢?可能很难后面再出现一个人跟杨老师联系,我想杨老师结合中央电视台的关系,讲一讲中国品牌要成功您觉得最重要经验是什么?

    杨伟光:首先我觉得品牌中国名字非常好,因为它不涉及个人哪一部分,为了整个民族,中国要崛起必须打造中国的品牌,它也不涉及那个产品,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品牌要真正被世界所承认,一个国家的实力,第二军事实力,还有一个盈利实力,还有一个文化,现在提出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我治理讲一下文化,大家清楚我们过去的电视台都是属于宣传工具,实际上我们当时在70年代、80年代我们电视跟现在有很大的差距,我当台长的时候,中央领导提出要抓热点,一听这个事我头就大,你抓热点很容易挨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作为新闻工作者这是很好的信心啊,所以组织了一个策划组,策划部门说放在什么时候呢?我说你放在早上七点钟,结果大家就意见大了,说你花那么大力量,你用垃圾时间,你批评官僚主义补正作风这些都要批评的,如果那个领导不高兴马上就不好办了,所以七点钟的东风时空,一年之后领导也支持了,观众很热烈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就是能够在新闻联播黄金(192,-2.12,-1.09%,吧)时间里面作为一个焦点,我们1994年做了一个焦点访谈,我想没有1993年东方时空这个垃圾时间,就不可能有1994年新闻联播之后的焦点访谈,后来进一步群众说有剪辑了,他讲的话和我说的差不多,然后做新闻调查,将来逐步的发展,回顾这一段历史。

    在那么敏感的意识理念里面为什么最后没有颠覆,当时很多人为我担心,说你不要乌纱帽了播出这些东西,但是最后还是成功了,我想就是八个字,就是前进稳重把握好度,比如说广告大家后来还有印象的广告也算有一个创新,当时广告不找我,你在新闻联播之后,天气预报之前如果能够做广告的话,人家愿意出大钱,当时我们就缺钱啊,我说那可以,但是试一试行不行,后来我说先放30秒5秒钟一个,30秒让人家看没有回过神已经过去了,这个时候那样做大家很反感。第二年的时候190个企业要这几块版,当时最后研究之后,我们还是争标为好,如果不是争标这几家争到其他都有意见,认为你有泡沫受贿都怀疑这些东西,公开的大家现场开票,一招就不好收拾了,到1997年的时候我们税收是4个亿,上缴广电部8个亿,其他剩下的钱我们自己可以用。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不要停步要不断的创新,意识形态里面还要注意把握好步,前一步要给后一步做准备,后一步是前一步力量的兼顾,所以只要不断的创新,度把握好就会成功的。